据《大众日报》讯:截至6月底,我省天然气供气量达113亿立方米,完成年度预期目标51.4%,同比增长15%。其中,1至6月份供气量较去年同期均保持增长态势,月平均增长率15.3%,预计2021年我省全年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220亿立方米。
据新华社讯:国家能源局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2021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,要求抓紧抓实油气增储上产实施方案,加大勘探开发资金和工作量投入;全力突破油气勘探开发系列关键技术,力争再发现新的大中型油气田,大幅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;积极培育油气增储上产新动能,加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,深入推进页岩革命;全面实施油气绿色生产行动,推进生产环节节能降碳,开展生产用能清洁替代。
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: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迎来开门红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,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/吨。截至当天收盘,碳配额最新价为51.23元/吨,涨幅为6.73%,均价为51.23元/吨。当天最高价为52.80元/吨,最低价为48元/吨。交易总量410.40万吨,交易总额为2.1亿元。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华能集团、华电集团、申能集团等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。
据《北京日报》讯: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公告,根据国家总体安排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开市。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,是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。
据中国能源网讯:7月8日,国际能源署、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、中美能源合作项目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《天然气分析及展望2021-2024》报告。报告显示,由于北半球异常暖冬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,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下降1.9%,预测2021年全球需求将反弹3.6%,到2024年天然气需求将达到近4.3万亿立方米,较新冠肺炎大流行前水平增长7%。
据中国新闻网讯: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3日消息,截至6月30日,我国最大碳酸盐岩整装气田——中国石油安岳气田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74亿方,同比增幅约5%,自投产以来累计产气726亿方。从重大发现到持续稳产,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助力“超级气田”高效开发。
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: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《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》,以推进能源领域5G应用。四部门在文件中称,5G具有高速率、低时延、大连接等特征,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。具体到油气领域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要探索5G在石油石化行业独立组网方案和应用,建设“智能油气+5G”。
据《人民日报》讯:记者20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获悉:塔里木油田现已在富满油田钻成56口百吨井,摸清了富满区域油气藏的地质规律,找到了一个10亿吨级新的石油规模储量区,这是近10年来塔里木油田盆地石油勘探的最大发现。
据央视网讯:近日,新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修改通过,将于9月1日起施行。此次修改,普遍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,由现行法规定的20万元至2000万元,提高到30万元至1亿元;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事故罚款数额由年收入的30%至80%,提高至40%至100%。
据人民网6月10日讯: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消息,为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,推动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,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《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(暂行)》和《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(暂行)》,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体系,提出根据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和管道分布情况,把跨省管道分为西北、西南、东北、中东部四个价区,分区核定运价率,实行“一区一价”。